欢迎访问建筑勘察设计网:权威专业的建筑勘察设计网站!
网站首页 |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建材新闻 » 正文

三大区域战略明年力争良好开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2  浏览次数:496
核心提示:  一带一路连续两年列为年度主要任务 明年或破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

  一带一路连续两年列为年度主要任务 明年或破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幕,此次会议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列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

  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建设“一带一路”之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提及“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连续两年都被列为下年度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它的提出也不过一年多时间。

  虽然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规划仍未出台,但今年中国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设立丝路基金,已经在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一带一路”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作为优化区域格局的重要内容。”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三件事情(‘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至少明年要破题,可能有新的举措出来,或者是规划、改革意见、政策等。”

  “一带一路”创新区域政策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一些依赖资源、能源经济的中西部省份来说,日子尤其不好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各个区域的不同发展探索,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动力成就了以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区域经济学所谓的四大板块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都有不同的发展使命和水平,而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也为其他板块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过去十多年沿海地区重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催生出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大量需求,能源价格飞涨,从而带动了中西部能源地区的高速增长,涌现了内蒙古、陕西等为代表的“金砖四省”。

  然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高增速不再,一些地区以往的优势不再,煤炭经济下滑,使得以煤为主的地区增长乏力。因此,各个区域的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都是在不停寻找新的动力源的过程,通过区域政策方面的探索,为各个板块的发展注入活力。

  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起,改革开放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从沿海开放到沿江、沿边乃至内陆开放,中国已经走向全方位开放,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提高开放程度的机遇,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机遇。

  “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指出的方向。而相对于以往的区域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更注重于区域之间的合作,注重共同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带一路”注重区域联动,更强调不同板块之间的互动,比过去四大板块战略更进了一步。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中西部地区与其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支持这些落后地区发展。不过,“一带一路”战略则是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板块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的互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刘云中认为,这种区域政策的创新是很大突破,它突破了原有区域政策甚至区域研究囿于国内的局限,强调内外联动,在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内,调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当然,这些新的区域政策不能完全替代旧有的区域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在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从区域政策和区域格局来看,中央一直强调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这还要继续做。”张占斌表示,在这个前提下要强调重点,就是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这不仅会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将对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合作起到一定带动作用。

  带动中西部工业化与城镇化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未来要承担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重任,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三个一亿人”问题,其中第三个一亿人是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当然,要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作支撑,因此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也需要同步推进。

  “‘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是利好消息,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希望中西部地区有更大的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建设会加快,也会修建、改造一些重大水利工程,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网改造也会加速,有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等跟民生有关的东西都会进一步加快。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6.1901, 0.0015, 0.02%)国际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是习近平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时谈到的五通之一。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可以通过铁路、公路、机场、管道、口岸、港口等建设,改变当地的发展条件与环境。

  此外,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尤其是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在当前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盘活这些资源。

  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一带一路”可以带动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此外,通过向西开放,还可以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改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路径依赖。

  随着向西开放力度加强,随着中国优势产业和先进技术走出去,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也将受到影响。张占斌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将加快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形成新的发展动力。陈耀也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的优势资源可以向外输送,产业也会加快向西部转移,现在电子产品加工业等已经开始向西转移。

  正是瞄准“一带一路”带来的直接、间接效益,这一战略提出后受到各个地方的追捧,而如何破题,如何规划,中央尚未作出最终决定。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这给了人们以想象空间。

  张占斌认为这些战略明年至少要破题,但各个地方不能一哄而起,要认清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定位,形成地方独特标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而国家在这方面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安排将会和各个地方的区域特点结合在一起。

  在专家们看来,“一带一路”战略会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但在短期内要靠一个区域政策来改变当地的落后局面是比较难的,这些地方也要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从而保持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争取明年开局 近30年僵局被打破

  新京报

  昨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入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30年僵局今年被打破

  近30年来,有关“京津冀”相关规划一直停留在纸面上。这一僵局,在今年年初被打破。

  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现状: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近期出台

  过去30年,“京津冀”僵局始终未能打破,缺乏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推动力不足”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8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透露,中央层面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该小组组长。

  地方层面,北京市今年3月底就已成立“区域协同发展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担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起,京津冀三地党政负责人开始就区域协同发展问题“走动”,并达成多项协议。

  据新华社报道,有望于近期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为:打造“两核三轴一带”,“两核”指北京和天津,“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和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关村(9.30, -0.14, -1.48%)、曹妃甸并称为三大重点开发地区。

  破局:交通、环保、产业先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破局“路线图”日趋明朗。根据今年9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交通、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将率先实现突破。

  近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崇勇透露,京津冀三地和铁路总公司拟出资100亿元,组建京津冀轨道交通投资公司。

  此外,到2017年,在京津冀重点城市试点实施交通卡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

  相关总体规划将很快出台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

  同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现状:多地借“一带一路”招商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后,全国多地“跃跃欲试”,有的城市组团出国考察,有的省份为此举办招商引资培训班。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甘肃省,今年11月末举办全省招商引资培训班。据报道,来自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招商部门等单位的200多人参加培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的官员讲授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等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

  破局:总体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讨论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欧晓理近日在一次会议上透露,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讨论,很快将正式出台。

  长江经济带

  打破行政界限是最大挑战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标志着建设长江经济带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

  现状:综合交通建设已率先启动

  今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目前,区域内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已经率先启动。据报道,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里,这一区域到2020年将形成1.2万公里高等级航道、4万公里铁路、200万公里公路、7万公里输油(气)管道、36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00个民用运输机场、180座长江干线过江桥梁(含隧道)的立体交通网。届时,年客运量将达到310亿人次,货运量将达到270亿吨。

  破局:打破行政壁垒是难题

  在专家看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仍面临着不少有待强力突破的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曾表示,长江经济带建设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新机制。

  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强化 落实层面文件将陆续出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据悉,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协调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今年9月,国务院已经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以下称《指导意见》、《交通规划》)两个文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指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国家发改委正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交通规划》的配套政策,以及成立国务院层面的领导小组,筹备召开推动落实《指导意见》、《交通规划》的启动会议。

  多领域取得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家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极为重视, 早在去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明确批示研究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李克强又考察长江的航运,同时组织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了沿江各省市有关部门的汇报。9月12日,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交通规划》,国务院办公厅也同步印发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近两年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专项规划处处长马强认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拓展经济增长空间的重要组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化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平台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

  长江经济带拥有广阔的中上游的腹地空间,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向内需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国家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马强表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必须把握发挥黄金水道综合功能、促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几项关键问题。

  目前,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多个领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和突破。在区域通关一体化方面,12月1日起,长江中上游7个海关加入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标志着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扩展至长江全流域,真正实现长江全流域“十二关如一关”。

  此外,在11月22日至23日,在合肥市召开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议上,长江流域27座城市签署《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探索流域环境保护及生态补偿等事宜,并将建立合作推进的落实机制。

  上海市合作交流办主任姚海在总结长江经济带发展时称,长江经济带目前在加强产业合作,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推动长江航运建设和港口的合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深化区域多领域合作,完善城市间合作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落实层面文件将陆续出台

  在谈及长江经济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时,马强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问题是在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上,长江沿岸处于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产业科技制高点的领域还比较少,长江经济带的科教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有效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的仍不是太多。

  此外,在产业布局方面,长江经济带目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规模比较大,优势产业同质化、分散化的布局比较明显,第二就是大运量、高耗水的这种工业在沿江布局过度,产业过剩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

  上海社科院院长、上海长江开发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战指出,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中存在割裂现象,例如三峡船闸客观上影响航运通行量的限制,以及上游云贵地区水坝修建后可以允许3000吨的船通行,但是由于船舱设计的问题只能通行1000吨,他提出,要实现航运的标准化,国家发改委和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尽早把船型确定下来,发挥黄金水道作用。

  王战认为,在与“一带一路”进行联动方面,未来的瓶颈可能会在河西走廊及连云港(8.82, -0.42, -4.55%)一带,还需要继续放大连云港的功能。

  而在长江经济带的下一步的工作方面,马强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针对长江经济带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很快就会报请国务院审批以后,印发各方面。此外,发改委将在长江经济带选择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开发区,开展城镇功能区的转型试点。

  马强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转型升级方案是关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优化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总体驱动机制设计,对《指导意见》如何落实提出针对性的举措,是一个落实层面的文件。而关于基金设立和知识产权法院等具体措施还会出台专门的细则。发改委还在谋划和筹划协调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由各省市之间成为一个跨省市的协商机制。

  此外,不同城市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南京等下游城市认为长江经济带应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完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园区、港口合作等方面。重庆等上游城市则提出建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合作平台、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中游城市则主要提出推动产业的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和加强环境联防联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知音文化设计 德杰盟公司 北京中外建 广州瀚华建筑 上海大磊建筑 天华建筑设计 重庆大恒建筑 北京筑都方圆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